18588876521

成功案例

速调法律服务执业以来,办理过大量的民事纠纷经济案件和刑事辩护案件,维护了众多...

MORE>>

专业领域

广州律师的业务领域范围具体法律服务包括:   广州法律顾问律师   1、解答法律...

MORE>>

媒体报道

速调法律服务执业多年来,在办案理念中形成了“案件没有大小之分,每个案件都要认...

MORE>>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委托指导正文

人工智能来袭,法务如何应对?

来源:广州律师网  作者:广州律师  时间:2019-04-22 16:06:23

 

最近读了一本译著——《人工智能会抢哪些工作》(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 Ho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Work of Human Experts),推荐各位同仁读一读。大家千万不要被中文译名误导了,这其实是一本颇有深度、极具前瞻性的专著,只是译名取得太“烂大街”了,有点“标题党”之嫌。这本书的正经名称翻译过来应该是《专业人士的未来:科技如何重塑人类专家的工作》。作者Richard Suskind前些年也写过一本专门分析法律人未来职业前景的书——《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Tomorrow's Lawyer: An Introducation To Your Future )。在本书中,作者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医生、建筑师、会计师等与律师一样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读罢此书,我也是感触颇多,禁不住想要写点什么,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法务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早已无时不刻地感受到这些科技对我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影响。很显然,我们的工作当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迟早也将被改变。做为对当前专业工作是否仍然合情合理的质疑,作者根据其在法律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四大核心问题:

 

(一)是否存在全新的组织方式,能够把专业工作变得更易负担、容易获取,或者比传统方式更有益于提高工作质量?

(二)是否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得由拥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来做呢?

(三)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提供的服务存在其他实现方式,或者说部分工作可以有效地分包给其他非专业人士,那么我们实际上有多信任专业人士?

(四)目前的专业工作是否符合需求,他们是否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对我们法务而言,这四大问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早已有所体现。

 

第一个问题,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了。有的中小企业既没有聘请律师,也未招聘法务。当他们面临法务需求时,就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单,由平台上的法务专家或相关领域专家接单提供成果。再比如“公司法务联盟”平台上经常发布的一些“干货”文章,都是由各领域的法务专家精心总结分享的工作方法、经验和流程。非法务人员利用这些分享的知识就能亲自操刀解决实务问题。

 

关于第二问题,管理咨询行业就是个典型。“四大”在招人时根本不看专业,新人所学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在法务行业也是如此,有不少法务就是半路出家的非法律专业人士。他们既没有法学学历,也没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但人家还做得挺好。不仅如此,有些企业的部分法务工作都是由非法务人员所组织的部门负责。据我了解,不少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就主要是由合同预算部或合同管理部等类似职能管理部门开展。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其实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很多业务人员眼里,法务就只是负责“打官司”的。审合同时法务就只能审一下争议解决条款和违约责任条款,针对具体业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并未触及交易的实质,实际效果有如隔靴搔痒。当然业务人员对有的外部律师有时也是这种印象。

 

我认为这四大核心问题其实也就是我们法务面临的四大挑战。在科技以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法务这个职业群体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四个核心问题,作者呼吁大家站在客户、服务接受方的角度思考。因此,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这种思路就是:

“第一,服务接受方期待着专业人士不仅仅拥有大量实质性的知识(“知道”)能随时取用,也希望他们拥有合适的技巧来应用这些知识。

第二,有一定见识的客户希望专业人士所提供的知识和技巧足够深刻并且来自于多年的积累。

第三,服务提供方应具备相应的本领、技术和方法,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效地付诸应用。

 

二、法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能够确定的是变化即将发生,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种变化是以快速的方式还是将通过更长时间完成进化。”作者针对大部分专业工作总结了8种规律和趋势:

 

作者建议读者“尝试去辨别哪些趋势已经在你的工作领域发生,并等待着剩下的变化逐渐变成现实”。在法务领域,已经或者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了。现结合个人工作体会着重谈一谈对其中前四种趋势的认识和理解。

 

(一)一个时代的终结

 

现在企业内部比较盛行的标准合同文本、法律业务流程指引,就是在尽量减少“定制服务”,推广标准现成的服务产品。凭借这些标准化的产品,很多业务人员可以全程自行操刀,无需法务人员介入即可办好这些法律事务。

 

“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服务”,除了外部律师、咨询顾问、会计师等专业机构之外,法务也同样面临着这种来自内部客户的压力。众所周知,企业倾向于将法务部门看成是个纯成本部门。而法务部门要想有所作为,又常常处于“人少事多”的状态。对此,作者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效率战略”和“协作战略”。

 

前者是法务自身要寻找降低专业工作成本的方法,例如如何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前提下完成更多的工作;后者则要求客户们联合起来分享服务并达到分摊成本的目的。后者这个方案影响就很大了。假如出现了专门为企业提供法务服务的平台,成本比使用专职法务还低但实际效果却不输专职法务,相信很多企业就愿意将全部或部分的法务工作直接外包了。

 

(二)技术驱动转型

 

关于技术驱动转型,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自动化和创新。自动化针对的都是日常工作、单调的重复劳动。例如,我们将纸质合同文本的会签评审流程搬到OA或ERP系统中,这就是一种自动化。以前是由专人拿着纸质文本到相关部门挨个找人审查并手写意见,现在是在系统上流转电子版本的合同文本并形成电子版的评审意见汇总表,后者的效率明显会更高。

 

而创新的层次就远高于自动化了。“自动化的意义在于使用技术来辅助传统模式,而创新则创造了分享实践经验的新方式”。比如,法务日常工作中频繁出现的法律咨询服务、简单的法律文书审查等,能否交给电脑系统来完成?我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现在的银行、网络购物平台不是早就开始用“智能客服”了么?对于客户的大多数问题,只需要输入关键词,电脑系统就能自动解答。企业法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因为企业的业务模式比较稳定,日常法律问题的重复率也极高,这种分享知识的方式可以由人对人改成人对机器,实在特殊或无法解答的还可以再找真人法务处理。当然,要实现这种创新,必要的技术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还需要法务事先整理总结所有常见法律问题并输入系统。

 

(三)各种新兴技能

 

“快速学习、自我发展、迅速适应新角色和新任务的能力将是未来的重点”。俗话说“艺多不压身”,现在的专业人士不仅要学现有的技能,还得学习掌握不断呈现的新兴技能。

 

第一种新兴技能就是学习不同的沟通方式。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书面和电话沟通之外,现在大家最常用的电子邮件这种沟通方式,都只能算是一种自动化的沟通技能,都不算是创新了。创新的沟通方式就包括社交网络,在线协作等方式。

 

法务工作也得学会掌握数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应该局限与书本、论文和案例文件中,也应该主动去挖掘、分析数据,通过处理大量数据来找出其中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诉讼仲裁案件的标的金额、纠纷性质、胜诉率等数据,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便于业务部门今后改进。也可以跟踪收集所有业务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结束期间的各种数据来分析各业务板块的签约质量、客户的资信情况等。要实现这个目的,法务就得学习使用新工具和新技术来收集并处理这些海量数据。因此就势必要与技术建立各种合作关系。

 

(四)重新部署专业工作

 

作者提出的“重新部署”,实际上就是将专业工作描述成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流程化管理。这种部署,其实在法务的工作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合同审查工作,就可以将其流程化,并制定详细的条款审核清单。还有就是可以将一些原本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通过内部分工,由不同类型、资历或能力的人处理。例如,一个人负责查资料、找案例,另一个人负责起草难度较大的合同条款或法律意见书,再安排一个专门负责校对文字、调整格式和排版等。这样既能避免大材小用,也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后专业时代的十二种角色

 

在分析了发展趋势之后,作者大胆预测“人类将不再以职业为基础,而是以任务为模块来接受培训”。对于后专业时代中人类的角色、应当承担的任务和活动,作者总结为十二种未来的“角色”:

 

根据作者对这十二种未来角色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未来不是不需要法务了,而是越来越需要“高精尖”的法务。除了专业知识和经验之外,专业工作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等软技能,这些正是机器都无法具备的技能。那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法务工作,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为人类完全敌不过人工智能那简单粗暴的蛮力算法,在处理这些工作时不具备任何优势。论记忆力,人比不过硬盘;论运算能力,人比不过CPU;论响应速度,人比不过网速。

 

今后的职业划分也许不再以我们现在的专业为界限了,“跨界”可能将成为常态。因为实践中的问题可不会按照人为划分的专业来呈现。在将来,也许不会写代码的工程师就不算是个好法务了。

 

“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无论是法务还是其他专业人士,都应该积极拥抱未来的技术革新,绝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坐视不理。任何“现状偏见”、“非理性拒绝”和“技术目光短浅”都将导致“致命的自负”,最终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作者在本书中的深度剖析和犀利预测,不仅有助于我们这一代人重新审视、反思自身的职业,对我们下一代的职业选择同样极具参考价值。

若你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欢迎你向马俊哲律师团队进行免费咨询,联系电话:18826051101(微信与电话号码同号,欢迎添加微信号),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冼村路11号之二保利威座北塔28楼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马俊哲律师专业团队为您解决你遇到的法律问题。)

 

分享到: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